第一生活网

研究人员揭示了中部山谷的演变

孟中青
导读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丁琳教授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青藏高原中部的演变,这可能为青藏高原的形成提供线索。研究结果于 2 月 10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丁琳教授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青藏高原中部的演变,这可能为青藏高原的形成提供线索。

研究结果于 2 月 10 日发表在《科学进展》上。

19世纪以来,青藏高原的生长因其对区域和全球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而备受关注。

前人研究表明,约6000万年前(mya),在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之前,欧亚南缘冈底斯高山与北部中部流域山脉之间存在湿低海拔谷系。 .

因此,中部谷地的隆起历史成为揭示从“低湿谷”向“干高”高原过渡的时间和方式的关键。

1997年以来,丁教授带领团队在山谷中心海拔近5000米的伦波拉盆地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并收集了大量样品进行放射性定年和成簇同位素分析,以有序进行。记录山谷地表高度和气候随时间的变化。

研究人员在牛堡组和丁庆组发现了九层火山凝灰岩。他们确定了这些火山凝灰岩的辐射年龄,以确定伦波拉盆地始新世和渐新世沉积物的绝对年龄框架,这对于确定从山谷到高原的确切过渡点至关重要。

牛堡组沉积年龄限制在 50~29 年,上覆丁庆组沉积年龄限制在 29~20 年。

为了获得古代地表高度,丁的团队首先使用建模参数(包括土壤水分、降水量、蒸发量和地表温度)来确定古土壤结核可能在一年中形成的时间。然后,他们将古土壤结核的聚集同位素温度转换为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的湿球气温。湿球温度包括空气在陆地表面流动时的湿度变化;因此,重建过去的高程要可靠得多。

他们使用来自聚集同位素的湿球气温、模拟的海平面湿球温度和古土壤结核形成期间的湿球表面温度递减率来重建伦波拉盆地地表高度变化的历史。

这些结果表明,中部山谷在50-38 mya之间处于相对较低的海拔1,700 m,并证实了境内的亚热​​带“香格里拉”多样化生态系统。在 38-29 米之间,中藏谷地迅速上升,成为现在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海拔超过 4,000 米。

随着青藏高原中部的崛起和渐新世全球气候的降温,中部高原的气温和降水明显减少,季风的影响更加加强。

气候变化进一步导致中部从一个拥有温暖潮湿、低海拔的亚热带生态系统并成为当今亚洲特殊生物多样性的孵化器的地方转变为一个高海拔、寒冷干燥的高山生态系统。

基于该地区古海拔、构造和岩浆作用的各种证据,丁教授及其团队提出了青藏高原形成的新模式。在这个模型中,俯冲的拉萨地幔脱落和/或被热侵蚀,使软流圈上升。这软化了上面的地壳,并促进了不断向北运动所驱动的缩短。